查看原文
其他

马永红:乡建青年的四个特质

马永红 小马的青草地
2024-08-29

大家好,我叫马永红,2005年时被录取为第1期人才计划班学员,也是第1期的班长,今天已经是第15期人才班的结业典礼了。当年第1期录取的同学有休学参加的,也有毕业后参加的,那时的我们激情满怀,如初生牛犊般带有一点莽撞。当时我们是一个人驻一个村,离指导老师也比较遥远,有些什么想法便当下去实施。一晃15年都过去了,历经实践的磨砺,当初的激情已经消耗殆尽,但残存的理想犹在,奋战在乡村公益战线上的人依然不少。

我们在西安也有一个人才班,叫秦行知公益人才培养计划班,目前已经开展到第16期了。最近几年我略有些焦虑,我们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,大论坛小会议不断,但不知道诸位是否发现,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开展类似活动,与2010年前后总体比较而言我们的核心参与者不是变多了,而是变少了。90后或00后的兴趣点有很多,可参加的活动也有很多,有各种各样的创新大赛或社会实践供他们选择。另外一方面,我们的自主活动空间并非变大了,而是变小了。这其中固然有市场的原因,即市场化方法亦回应到了许多社会问题,也有体制吸纳的原因,即外部资金断裂、政府购买服务等,许多公益项目成为依附于体制运转的一部分。

但反观自身,面对新一代青年的特点,面对新时代的情势,我们要做出哪些必须的变化?我们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在哪里?这些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探索,但我们的经验是否得到了更好的梳理。记录人才计划青年成长的《乡建笔记》我看了,有些写的很不错,但总觉得缺点什么,即乡建青年扎根大地的行动脉络还不够清晰,为何“成功”或“失败”细节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呈现。我觉得大家有必要学习一些“行动研究”的知识,这样将非常有助于推动自己的实践工作,也非常有助于在复盘中梳理自己的行动脉络。

谈论乡村的未来,必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持。我们这些自诩为乡建青年的人,身上都有哪些特质呢?

首先,乡建青年要有理想。我当初是抱着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的理想参加人才计划的,当时在北京学习时第一次深入接触晏阳初、梁漱溟、陶行知、卢作孚等人的事迹和思想,也了解到温铁军老师等人正在推动的新乡村建设运动,内心特别受刺激和鼓励,一方面觉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,另一方面又油然而生出一种使命感,即我们所做的事情在历史长河中自有位置,我们上承历史先贤,下接当代乡建,正可实现人生之价值。当然,最后的结果是,十五年过去了,我们并没有改变整个中国农村的面貌,甚至连一个村的面貌也没有改变,改变的只是自己和身边所能接触的个体的人,但不可否认,正是因为有此历史传承的理想信念支撑,我们才会一步步走到现在。

其次,乡建青年要有理念。理想较为宏大,多为构建未来蓝图给我们以长远的目标支撑,但具体在工作中就要面临一定的价值选择。大家在毕业发言中提到,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学习,开始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其实往深层次说,是构建起了主体性,即不再受父母看法、外界舆论的左右,很清楚地知道什么对当下的自己才是最有价值的。在许多人眼中,乡建青年的生活很苦,是的,但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,则会有“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”的心态。我读过一篇重庆新农人朱耕久的文章,题目叫《合初人“毁”了我》,里面讲到他在公益组织合初人工作后的成长变化,谈到自己在有机农场参与劳动,在劳动中体悟人和自然、人和人的关系,最终毁了“浮躁迷茫”的旧我,生出了“自信谦卑”的新我。在农场生活当然很苦,但他却可以在其中找到乐趣。文中描述了很多有血有肉的细节,让我读后特别受触动。

第三,乡建青年要有技术。理想再美好,理念再坚定,但要活下来才是第一位的。诸位从人才班毕业后,如果选择去公益组织工作,还有机构给你发工资,但你最起码应该会撰写项目书,并具备一定的项目操作能力。如果有人选择返乡创业,则没有一定的技术支持是很难活下来的。我看到有些返乡青年,虽然他们并非我们乡建体系培养,而属于在实践中自学成才,他们掌握了某类生产技术,或懂得电商销售,在乡村生活相当滋润。即便是我刚才说过的新农人朱耕久,也需要掌握覆盖免耕等种植技术,也需要懂得城乡互助合作等具体对接方法。我最担心的是,我们的乡建青年理想太盛,只知道空谈理念,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却没有技术,个人生存都成了问题,说是去做公益或扶贫,最后自己沦为被朋友救济或社会救助的对象,这是非常不可取的。

第四,乡建青年要有组织。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相互砥砺,学习期间像打了鸡血一样,但回到具体的村庄中,并非所有的人都会和你的想法一致,你可能是孤独的一个人,而你曾经的同学都在远方,并不能给你提供同伴般的就近支援,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?你要有一个人奋斗的底气,即哪怕就是我一个人,我也要把这个事情做成。但毕竟现在的时代早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,我们想做的事情,要集结更多的智慧,聚拢更多的资源,方可以更好的实现。因此,如果我们能够说服父母家人,让家庭成为自己的后盾则更好,再进一步,如果我们在当地还能够找到一些同路人,和他们组建相对紧密的团队,则我们就可以发挥组织的力量。

最后,祝愿大家未来工作顺利,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在乡村振兴事业上有所作为。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,还请大家见谅。

(此文根据2020年8月24日在第15期人才计划结业典礼上的即兴发言整理而成,有增删。了解更多人才计划信息,可点击招募||2020年(第十六期)农村可持续发展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秋季班报名啦!▎爱情篇

2019年教师节纪念:老师,让我们平凡相恋

2018年教师节纪念:老师,你敢这样握着我的手穿过蔑视的人群吗

2017年教师节纪念:老师,你是陪我在乡村生活的观音菩萨

2016年教师节纪念:老师,我们结婚吧

2015年教师节纪念:老师,我爱上你啦怎么办

▎亲情篇

马永红:突如其来的爱意马永红:奶奶的生日
马永红:父亲的西葫芦
马永红:生活的滋味或酸或咸马永红:我们的心底满满的都是温暖
马永红:外公是我心底的佛菩萨马永红:人死不比灯灭,空留许多碎片翻腾
马永红:给兄弟姐妹们的心里话马永红:四季平安

▎友情篇

马永红:万水千山之后马永红:温暖所在
马永红:每一次再见
马永红:村里小胖
马永红:要好好活着
马永红:斯为友马永红:今天,我们如何过日子
马永红:愿同学们为梦想而奋斗
马永红:我们依然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
马永红:哦,人么,有温情就好
马永红:春节里慢慢溢出来的都是人情味

▎成长篇

马永红:自喜渐不为人识马永红:十年的变与不变马永红:毕业20年
马永红:爱的练习马永红:让自己看见
马永红:重走南桑村
马永红:只是凭着一颗良心罢了
马永红:从“接班人”到“人性的光辉”
马永红:三十又五
刘剑锋:他的世界并不缤纷,甚至很简单萧军:一枚温度高于三十七度的石头
后来∣大学毕业前途不被看好又怎样?谁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呢

▎乡土篇

专题 | 陕西乡村振兴论坛暨2019年度爱故乡大会顺利举行
马永红:无论走到哪里,故乡都是我们的最爱
公示|不做故乡陌生人——为洛南县“8.6洪灾”灾后重建捐款明细
马永红:如何发起一个县级爱故乡文学小组马永红:如何运营一个县级爱故乡文学小组马晓毅、马永红:如何在学校发起和运营一个爱故乡读书会马永红:如何依托幼儿园发起和运营一所社区大学马永红:如何做好项目助理的工作
马永红:乡土文学重塑着一个共同体的价值观马永红:乡土书写不应成为文化人的专属马永红:乡土文学爱好者应保持对时代、情感和文字的敏锐马永红:乡土文学创作要避免单纯抒情式的书写
马永红:乡土文学如何推动地方乡村建设
马永红:乡土书写需要生活经验和生命经验的积累与呈现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小马的青草地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